引起毛细淋巴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
· 2017-07-26 07:03:52发布· 已有人阅读
而对于引起毛细血管瘤的原因还存在很多的疑问,下面就由成都锦一医院的医师来具体为为大家做出阐述。
(一)发病原因
胚胎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在形成原始淋巴囊时,出现错构,使原始淋巴囊未能与静脉系统相连通,或未能与淋巴系统主干相通,或少量的淋巴囊在淋巴系统形成时被分隔,从而导致淋巴系统的循环障碍,这是毛细淋巴瘤的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在胚胎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别隙融合形成大的原始淋巴囊、引流进入中心静脉系统,以后淋巴囊逐渐退化或发展成与静脉平行的淋巴管系统。若少量的淋巴囊在淋巴系统形成时被分隔,则形成毛细淋巴管瘤(capillary lymphangioma),又称单纯性淋巴瘤(simple lymphangioma)。因颈部淋巴囊形成较早,体积较大,所以颈部发生囊状淋巴管瘤较多见。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淋巴管瘤和血管瘤大多数在出生时已存在,它实际上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属于错构瘤性质,是肿瘤和畸形之间交界性病变。由于淋巴管道的输出道不畅阻塞,致使其近侧扩张,以后由于炎症或出血更进一步使阻塞加重。虽然大约60%的淋巴管瘤见于5岁以下病人,但也有相当多在成年后出现。
毛细淋巴血管瘤的常见分型
淋巴管瘤分型之一:毛细淋巴管瘤:多发于皮肤,也可见于口胶粘膜,为粟粒至豆,人大透明淡黄色肿物,内含粘液样液,有时可为淡红成紫红色。多聚集成群,表面光滑柔软,稍有压缩性。
淋巴管瘤分型之二:海绵状淋巴管瘤:多发于皮肤、皮下或肌间组织中,肿物柔软而有压缩性,剖面为多房性囊肿,状如海绵,内含清亮粘液样淋巴液。肿物界限不清,表面皮色正常。
淋巴管瘤分型之三:囊状淋巴管瘤:又称水瘤。多见于婴幼儿颈部,如拳头大小,生长缓慢,表面皮肤正常,为柔软、囊性、分叶状、能透光且有轻度压缩性肿物,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有胆固醇结晶的透明液体,易凝固,肿物巨大者可有压迫症状。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医师对引起毛细淋巴血管瘤的原因及常见分型做出的讲述,相信大家也了解了,血管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可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而且早期治疗血管瘤疗效。若您还有其他疑问,可直接对话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845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