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血管瘤的症状
· 2017-06-05 06:10:30发布· 已有人阅读
美丽中国·胎记血管瘤公益救助活动
导语:淋巴血管瘤又分为三大类:单纯性淋巴血管瘤、海绵状淋巴血管瘤、囊性淋巴血管瘤,而每个类型的淋巴血管瘤症状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请成都锦一医院的宋春芳主任为我们详细介绍淋巴血管瘤的症状。
一、单纯性淋巴血管瘤:表现为群集、深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单个水疱大小在1~3mm,一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有些水疱间甚至顶部皮肤可呈疣状外观,如破后流出浆液性液体。损害的范围变异很大。也可发生在海绵状淋巴血管瘤之上方,特别常见于舌部。有时发生蜂窝织炎,可使肿物暂时增大。如发生在舌部,则发生舌炎,特别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二、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这是淋巴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三、囊性淋巴血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 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继发感染后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最后引起败血症。
血管瘤诊疗国家标准化技术,5分钟见效
在意识到激光疗法的不足之后,医学界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在2008年,美国科学家率先研发成功“血红蛋白凝固”技术,血管瘤的治疗迎来了一个新的希望!
成都锦一医院以血红蛋白凝固技术为核心,辅以激光技术、智能介入消融技术、射频消融术、药物渗透技术、皮肤修复技术,较终确立了一套个性化、规范化联合诊疗体系,使血管瘤的诊疗进入了专业化新时代。
光导消融疗法联合诊疗体系治疗血管瘤一般5分钟显效,48小时即可控制瘤体增长,轻者1个疗程即可消失,中重度患者1—3个疗程即可,安全无痛,愈后无疤痕。
全国胎记血管瘤标准化诊疗大会
2014年6月,光导消融疗法被卫生部认定为推广技术,入选《全国胎记血管瘤标准化诊疗白皮书》,成为血管瘤诊疗国家标准。成都锦一医院因此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川唯一“血管瘤标准化诊疗示范医院”

我院被评为标准化诊疗示范医院